武当在线—武当新闻网!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擦亮武当品牌 做强武当文旅

2022-10-15 11:21:47 来源:武当山特区政务网 作者:芦家亮 范学锋 陈国江 点击:

 

  八百里武当奇峰突起,亘古无双胜境;三千里汉江在此流连,汇起千顷碧波;数千年文化辉煌灿烂,引得人人称道。大山大水大人文,赋予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独特气质和强大气场。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拥有众多闪亮名片的武当山,正在演绎大岳大兴的时代精彩,正在奏响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的慷慨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当山特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接续描绘“亮点在武当”新蓝图。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全市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武当山特区坚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东方康养名都、中华文化重镇”的战略方向,积极谋划建设文旅康养示范区,以文旅农一体化发展呼应绿色低碳发展,以全域旅游为统领持续“擦亮武当品牌”,争创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武当山特区深度挖掘山水文化资源,坚定不移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文化”等“旅游+”模式,全面坚持“不让一个投资者受委屈”的发展理念和“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服务理念,加快“改造老区、建设新区、提升景区、发展湖区”的建设步伐,加大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力度,不断提升旅游综合效益;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有序发展,持之以恒打造全域景区,让游客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获得美好的旅游感受,加速把武当山建设成为文化高地、旅游胜地、康养福地。

 

 

  面向新征程,武当山特区围绕一条主线,坚持文化铸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武当文化品牌竞争力;发展两大板块,提升传统核心景区、建设太极湖旅游度假区,实现景区和湖区立体互动、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三大产业,围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构建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统筹六大片区,精心打造提升传统核心景区、五龙宫片区、鲁家寨森林康养片区、老城镇片区、太极湖新区片区和太极湖旅游片区;实施30个重点项目,加快20个产业项目和10个自主品牌项目的建设进度,为“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打造龙王沟村等5个示范村(社区),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了一批信访矛盾,逐步实现城乡换新颜、经济稳发展、群众得实惠。

 

 
 

  坚持文化铸魂,打造文化高地。通过坚持文物创新活化利用、挖掘塑造文化名人IP、保护研究展示古建筑文化、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手段,系统挖掘、整理、研究、阐释武当文化的深厚内涵,系统打造武当文化 IP体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擦亮武当品牌,全面推进武当品牌的文化价值、产业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在新发展格局中践行“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武当品牌发展理念,继续固化并加大“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品牌宣传推介。创设系列庆典、论坛、赛事活动,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品牌、机构品牌、项目品牌、活动品牌,不断扩大武当山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构建创新性发展的世界级文化高地。

 

 
 
 

  推进全域旅游,打造旅游胜地。在传统核心景区板块建设智慧景区,加快推进云游武当数字化建设及运营项目,利用元宇宙区块链技术,开发动漫、游戏、影视、数字藏品等新产品;开发培育水上运动、夜经济、研学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提升服务功能,重点抓好武当文化民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武当文化民宿产业;加快推进曲江文旅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打造核心景区旅游大环线,提供多维度、多类型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参与度和体验感。在太极湖旅游度假区板块全面整合各类资源,坚持高起点策划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滨水休闲区、养生度假区、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实行产业链招商,引进国内知名的头部企业和专业公司,布局新业态、建设新项目、展示新形象,进一步拓展太极湖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文旅康养综合体,实现景区和湖区立体互动、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发展健康产业,打造康养福地。以天人合一价值追求,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东方生命哲学;以知行合一人文境界,探索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生命科学精神。创新推进医疗康养,以现代医学技术为依托,结合引进的深圳北科生物干细胞研发项目,利用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高端的传统康养设施和武当山“天然药库”资源优势,推出药物治疗、心灵疏导、文化体验、养生产品等多种业态,全面发展医疗康养。积极发展森林康养,借助武当山广阔的森林和林场资源,以鲁家寨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为引擎,充分发挥武当山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大力推广武术康养,以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为引擎,以遇真宫“太极祖庭”的三丰文化为灵魂,依托功夫城、文武学校、武术馆校,大力发展武术康养产业链。研究开发膳食康养,利用中医“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挖掘深厚的武当山道家养生文化,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开发武当药膳、道家素斋等道家系列养生食品和餐饮,发展体系化膳食康养。综合打造颐养康养,依托武当山的地理纬度、气候特征、山水资源和厚重的传统文化,立足当下中国老龄化即将到来的实际,策划规划高端特色康养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匠心打造世界级康养休闲高品质生活的新标杆,共同体现天人合一的全生命周期美好愿景,探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价值驱动的康养福地。

 

 

  宏图已绘就,大兴正当时。武当山特区正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对文化资源、发展空间、产业布局、重点项目等进行系统策划谋划;不断优化产业、项目发展布局,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擦亮武当品牌、做强武当文旅、开创全新未来。

 

[责任编辑:万青兰]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武当在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当在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当在线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武当在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5661096

武当要闻资料 | 武当旅游新闻资料 | 旅游行业新闻资料 | 道教新闻资料 | 武术新闻资料 | 科教资讯 | 武当名师 | 武当名医 | 武当名医 | 武当方圆 | 武当财经

武当新闻 武当山旅游新闻 武当山综合新闻 武当武术新闻 武当道教新闻 武当山新闻热点 武当山图片新闻 武当山视频新闻 武当在线 武当36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鄂ICP备09002688号

主管单位:武当山特区工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当山特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武当山特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719-5661096 0719-5663345 传真:0719-5664486 E-mail:[email protected]

鄂公网安备 42039002000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