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10:16:00 来源:十堰日报 作者:石平林 点击:次
核心阅读
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响应好省委的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把十堰的文化担当体现出来,首先要做好文化传承这篇根本性的大文章。
文化传承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智慧源泉,是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地方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实践,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底气所在。2021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中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提炼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传承中培育壮大地方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根脉,在传承中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人们的根本素质,改变社会的精神面貌,这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使命。
十堰文化底蕴深厚,而武当文化更是十堰的一块金字招牌。它是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下,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凝练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路走来,武当文脉,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享誉国内外。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充分突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凝聚了中华儿女的聪明智慧,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武当文化之武当武术,深蕴道教哲学、内丹理论、心性修养、武德修养等,是最能直观体现武当文化的生动载体,具有很强的科普价值、育人功能和文化产业。对它的利用开发,打好“武当武术牌”,活化武当文脉,是十堰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文化作为的重要一点,是十堰在先行区建设中做好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武当武术走向十堰大众、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广场,在荆楚大地开花结果,是十堰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强市的必要一招,是推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举措。对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乡村振兴,活跃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和健康体魄的必然选择,对展现“先行区”建设中的十堰担当,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武当武术要成为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支点,就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活化性升值,加强受众性,走进群众中,老百姓易学受益。让武当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服务人民,建功社会,推动十堰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活化武当文脉,政府主导,打好武当武术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方针,以政府为主导,文旅局为抓手,细化工作机制,有组织地宣传武当武术,科普武当武术的重要价值,打好武当武术牌。深入发动群众,让武当武术深入人心,能知晓能接纳愿学习。充分发挥武当武术传承人的重要作用,办好武当武术培训班,培养武当武术人才,一级带一级,层层逐点铺开。要把武当武术的普及,作为建设十堰文化事业先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形成气候,作成标杆,打出亮点,影响全国,久久为功。
活化武当文脉,教育先行,上好武当武术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育人。武当武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情操陶冶、气质历练大有裨益。武当武术进课程进课堂进校园,接地气,有人气,对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十堰教育要先行一步,领航掌舵,上好武当武术课,编好武当武术地方教材,把武当武术纳入教学常态化管理。让学生在一招一式中活跃筋骨,强身健体;在刚柔相济中,涵养精气神,茁壮成长。让武当武术成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靓丽风采的看家本领。坚持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武当武术大赛,以赛带学,以点带面,蔚然成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化武当文脉,道协担纲,办好武当武术节。武当武术要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突显十堰文化作为,全面弘扬武当武术传统文化,武当山道教协会义不容辞。道协要荟萃道教界武当武术人才,精湛技艺,深入研究,使其成为集健身和观赏为一体,又能科学量化的现代技艺,为武当武术节的开展,注入先进的科技元素,奠定雄厚的技术支撑。举办武当武术节,要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放办节,广聚贤才,提高文化含金量,进一步扩大武当武术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力促进十堰文化品牌效应的显著形成,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彰显十堰文化伟力。(作者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武当要闻资料 | 武当旅游新闻资料 | 旅游行业新闻资料 | 道教新闻资料 | 武术新闻资料 | 科教资讯 | 武当名师 | 武当名医 | 武当名医 | 武当方圆 | 武当财经
武当新闻 武当山旅游新闻 武当山综合新闻 武当武术新闻 武当道教新闻 武当山新闻热点 武当山图片新闻 武当山视频新闻 武当在线 武当36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鄂ICP备09002688号
主管单位:武当山特区工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武当山特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武当山特区融媒体中心
电话:0719-5661096 0719-5663345 传真:0719-5664486 E-mail:[email protected]